柳編(固安柳編)16
發表時間:2023-04-23 15:18 固安柳編是河北省固安縣民間工藝的主要門類之一。 有著悠久歷史的固安柳編,相傳起源于宋代。據《固安縣志》載:宋代河南杞縣知縣調任固安,便把杞柳移植到固安,并帶來柳編技師,把柳編工藝教給了當地人民。明代固安所出“柳器,屈柜柳所為,如升、斗、簸箕、栲栳之類”(明嘉靖《固安縣志》)。 固安縣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縣域內多為兩河沖積平原,北部為沙質蒙金地,樹木繁多,杞柳遍野。明末清初,杞柳種植已發展到四萬多畝。清代的乾隆皇帝曾詔諭,永定河“兩岸堤里、近河之堤以及軟灘之上應多種笸籮柳,”雖然其意在防水患,但同時也給柳編工藝提供了原料,促進了當地柳編業的發展。光緒年間,固安柳編更為盛行,市場繁華無比。民間編織的柳箱、筐、籃、升、斗、簸箕、笸籮等產品,技術精巧,樣式考究大方,結實耐用,遠銷京、津、蘇、奉諸大商埠。20世紀50年代以后,固安柳編開始向國外出口。 近年來,由于柳編制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日益減少,曾經在歷史上成為顯赫行業的固安柳編遇到了極大的挑戰,柳編事業呈現出衰微狀態。 上一篇永清縣彩虹橋水兵舞舞蹈隊
下一篇固安八卦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