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冀中笙管樂(張莊音樂會)

12
發表時間:2023-04-23 15:06

       冀中笙管樂流傳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滄州、定州一線以北近三十個縣市的鼓吹樂品種,民間俗稱“音樂會”。因主要用管子領奏、笙等和奏,故又稱“笙管樂”。除笙、管類樂器外,另有云鑼、笛及擊奏類樂器鼓、鐃、鈸、鐺鐺等。樂曲分套曲、小曲及獨立成套的打擊樂三類。套曲篇幅長大、結構復雜,是“笙管樂”的主要組成部分?!绑瞎軜贰北椴颊麄€冀中平原。各地農民以村為單位,借樂結會,在本地祭祀、禮儀、喪葬等民俗活動中演奏傳承。

       “高橋村音樂”為僧傳吹打樂,相傳系由清康熙年間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廟樂僧廣達和尚所傳的佛樂演變而來,俗稱“和尚經”。其演奏時由管子領奏,有3個和尚誦經,12個樂師演奏。

       高橋村音樂會靠家族方式傳承延續,自誕生之日起,即以尚姓人為主要樂師。尚家不僅世代精通“點笙”,且諳熟音律古韻,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高橋村音樂流傳久遠而不走形。

       高橋村音樂屬當地“北音樂”(又稱“經”),有別于俗世民眾自娛自樂的“南音樂”(俗稱“會”)。北音樂樂器形制較小,音樂節奏較快,樂手著裝也不同于“南音樂”。

       高橋村音樂原有曲譜3冊,現僅存1冊,收錄樂曲47首,現樂手僅能演奏其中的二十余首,其中《錦堂月》等數支曲子為高橋村音樂會所獨有。

霸州(國)張莊音樂會.jpeg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