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彩扎(秸稈扎刻)

26
發表時間:2023-04-23 14:46

彩扎是一種普遍流行于南北各地的傳統民間工藝,它與祭祀、節慶、游藝等民俗活動密不可分,經過不斷的衍生發展,在民間形成巨大的影響力。彩扎技藝以篾骨紙裱為主,同時輔以表面彩繪。由于各地風俗和物產不同,具體用料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些地方即以秸稈替代竹篾做骨,以素色布、綢或皮紙作面,河北邯鄲的彩布擰臺則直接用各色布料進行裝裱,色彩裝飾也會因地域的變化而各具特點??偟膩碚f,北方彩扎粗獷豪放,對比強烈;南方彩扎文秀細膩,活潑可愛。彩扎制品形態豐富,花燈、獅頭、戲臺、古建模型等均在其列。獅頭等工藝品在創制時往往以產地的戲曲臉譜作為原型,做成后配以布、麻、絹花等飾物,常能達到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境界。

       秸稈扎刻是流傳于河北省永清縣的一種民間扎制藝術。永清盛產高粱,手巧的家庭婦女常常用高粱秸稈釘制成蓋板或放置食品的容器,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高超的秸稈扎刻技藝。永清秸稈扎刻以上好的高粱秸稈為原材料,借助卡尺、剪、錐、刀、竹簽、油燈等工具,以手工方式攢裝、扎刻出各種觀賞工藝品,技藝精湛,造型工致,充分顯示出當地民間藝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20世紀60年代,永清秸稈扎刻藝人用高粱秸稈扎制蟈蟈籠子,并在此基礎上將技藝往精致化方向發展,扎制出觀賞價值較高的秸稈花燈和古建筑模型等,在工藝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目前,永清秸稈扎刻技藝發展遲緩,僅靠藝人個人的力量難以將之發揚光大。這項優秀的民間藝術需要傳承延續,亟待有關方面加以保護扶持。

萬春亭3.JPG

故宮角樓8.jpg

黃鶴樓6.JPG

秸稈扎刻1.JPG

工作照0.jpg

飛云樓6.JPG

DSC00669.JPG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