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給孩子的中華名人故事,參透古人的智慧精髓

9
發表時間:2023-10-27 17:23
中國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充滿智慧的國度,除了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之外,在青銅冶煉、鐵器制作、航海、修建運河、算術等多個方面都遙遙領先于世界。

泱泱華夏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先輩們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圖片


01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應該懂得適可而止

在熱播電視劇《狂飆》中,高啟強在與弟弟高啟盛談論莽村改造項目的事情時,高啟盛想要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李有田父子,可高啟強卻說:“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原本講的是帶兵打仗的禁忌。“圍師”,是指被包圍的敵軍;窮寇,則是指陷入絕境的敵軍。


這就是說,包圍敵軍時,如果圍得太緊,反而會促使其做困獸之斗,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一切希望、等待、依靠、僥幸都沒了,心中只留下一個念頭:與其戰敗而死不如拼死一搏。這個時候迸發出來的精神力量是無法估量的。孫子說“置之死地而后生”,指的就是這種狀態。這種敵軍斗志昂揚,很難對付。


相反,留一個缺口,敵人眼看受到重重包圍又有一條生路,就可能舉棋不定,甚至斗志。


所以,不要往死里逼迫陷入絕境的敵軍,這叫“窮寇勿迫”。

放到今天,就是“適可而止”,“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要把對方逼迫得太緊,否則,對方陷入絕境必定拼死一戰,這種兩敗俱傷的結局是我們都不愿看到的。



02

跳出思維定勢,學會換位思考


古時候,有一位國君想以千金收購千里良駒,但是三年過去了,竟然一匹都沒有買到。國君為此耿耿于懷。


有一天,一名不起眼的小官自告奮勇,說能解國君之憂。


三個月后,小官竟然花五百金買回來一匹死馬。國君為此大怒,小官卻說:“天下人要是知道您肯花五百金購買千里馬的尸骨,還怕沒人主動送良駒上門嗎?”


果然,國君千金買馬骨的消息一傳出,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三匹千里馬被獻到國君面前。


同樣的一件事情,為什么國君辦不到,小官卻能輕易做到?


因為大家都知道國君身份尊貴,國君要千金求購的東西,是普通人能擁有的嗎?一旦自己獻上的馬達不到國君的要求,不僅拿不到一分錢,甚至可能丟掉性命,所以整整三年都沒有人敢于一試。


而小官的做法,站在常人的角度,讓猶豫的人們明確地看見了國君買千里馬的決心,死掉的千里馬尸骨都值五百金,更遑論活著的千里馬。


通過這些故事,我們不難看出:智慧是贏得成功的重要法寶。


本書精選了司馬光、王羲之、魯班、藺相如等73個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智慧人物經典故事,不僅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更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對于孩子們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有著重要作用。


喜歡聽故事的小朋友們,快來聽聽這本《中國經典智慧故事》,感受中華人物的智慧和美德。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