鏨刻技藝9
發表時間:2023-06-27 15:55 鏨刻利用金、銀、銅等金屬材料的延展性興起來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作為漢族傳統手工藝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它是隨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術演化而來。從出土的商周青銅器、金銀器上的一些鏨刻文、鑲嵌和金銀錯等文物標本可知,這種技術至今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鏨刻工藝的操作,是在設計好器形和圖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屬板上加工出千變萬化的浮雕狀圖案。 鏨刻工藝的核心是“鏨活”。操作時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各式各樣的成套鏨子,這些鏨子都是自制的,是用工具鋼或彈簧鋼打制的,鋼料過火后先錘打成長約10厘米、中間粗兩頭細的棗核形坯子,之后將其前端錘打、錯磨出所需要的形狀,再經焠火處理,并在油石上反復打磨、調試,使之合用。最常用的鏨子有大小不等的勾鏨、直口鏨、雙線鏨、發絲鏨、半圓鏨、方踩鏨、半圓踩鏨、魚鱗鏨、魚眼鏨、豆粒鏨、沙地鏨、尖鏨、脫鏨、搶鏨等十多種。另外,還要根據加工對象不同,隨手打制一些其他種類的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