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文武高蹺會

21
發表時間:2023-06-08 14:02

高蹺會又名登云會,始于春秋戰國時代?!读凶印分幸延信じ哕E的記載。高蹺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邊扭邊唱,武蹺則重在功夫表演。文蹺以香河縣鉗屯村為最早興辦者,約在乾隆年間。是"水漫金山寺"扮相。演員十四人:許仙、法海、青蛇、白蛇、老座子、賣豆的、漁翁、樵夫、藥公、藥婆、打鼓二名、打鑼二名(鑼鼓手是演員)。東口頭復興老會,約建于清嘉慶年問,程官屯高蹺會建立于1895年。武蹺以梁家務高蹺會建得最早,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演員十二人,扮演的是《水滸傳》中"三打大名府"故事。人物有:舵頭(武松),公子(王英)、漁翁(張順)、樵夫(石秀)、二哥(燕青)、漁婆(阮小五),座子(扈三娘)、藥包(安道全)、打鼓(張青、孫新)、打鑼(孫二娘、顧大嫂)。高蹺走勢為三陣:長蛇陣、二龍陣、八卦陣。

此外,渠口鎮閆胡套、安頭屯鎮黃莊等村的高蹺也各具特色,傳承至今。2007年10月,香河文武高蹺會入選廊坊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高蹺1.jpg老高蹺.jpg大鼓高桌.jpg工尺譜.jpg工尺樂譜.jpg樂譜 (2).jpg微信圖片_20230509174210.jpg微信圖片_20230509174209.jpg微信圖片_202305091742191.jpg微信圖片_202305091742201.jpg微信圖片_202305091742221.jpg

上一篇西路評劇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