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銀花”民俗表演14
發表時間:2023-06-05 16:52 楊家營村“鐵樹銀花”民俗表演的可考歷史可上溯至清同治年間,百余年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大紅燈籠,全村人扶老攜幼,看焰火、賞花燈、猜燈謎,翹首企盼“鐵樹銀花” 綻放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清同治元年(1862年),楊家營村楊鳳山的曾祖父楊布云當年只有十三歲,在本村鐵匠鋪做學徒,和小伙伴們一起鉆研發明了“掄鐵花”,流傳百余年后文革時期中斷了表演。2006年,楊家營村成立了旅游協會,“掄鐵花”作為旅游觀賞項目被重新挖掘出來,“鐵樹銀花”民俗表演的代表性傳承人楊鳳山老先生對操作設備做了進一步改進:安全省力的鐵架子代替了木桿,多臺架子同時運轉,使場面更加宏偉壯觀,得到了中外游客的高度贊譽。 “鐵樹銀花”民俗表演以木炭、灰鐵為主要原料,主要有鐵架子、鐵籠子、噴槍等工具。表演時先把木炭、灰鐵按一定比例裝在鐵籠子里并砸實,然后用噴槍將鐵籠子里的木炭和灰鐵點燃,將點燃的鐵籠子固定在鐵架子上,最少要有5個青年小伙轉動鐵架子,使鐵籠子高速轉動,借風燃燒,當溫度達到1600℃~1700℃時灰鐵融化成鐵水從鐵籠孔隙中飛濺而出,形成流光溢彩的“鐵樹銀花”。 永清“鐵樹銀花”民俗表演是方圓百里僅存的大型民間傳統焰火表演,飽含著當地百姓祈求生活風調雨順、團圓幸福、和順吉慶、紅火熱烈的殷切希望?,F在,“鐵樹銀花”作為當地著名的旅游觀賞項目,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慕名前來觀賞。 鐵樹銀花,幻彩煙霞,團圓和順,民俗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