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瑚璉店同樂圣會﹒永清大頭舞

6
發表時間:2023-06-05 16:41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瑚璉店村是永清大頭舞《大頭和尚戲柳翠》存在的中心區域。以瑚璉店村為中心,永清大頭舞輻射到了永清縣里瀾城鎮、后奕鎮、三圣口鄉、別古莊鎮等周邊鄉鎮。

《大頭和尚戲柳翠》有兩種表演形式:行街與撂場。只有在撂場時才能演出四折大頭戲。每次出會前全體演員舉行儀式祈求神靈保佑,到外地演出時,要舉行“換帖”儀式。起會時要供奉“三官大帝”叫做“貢壇”。表演結束時要“化壇”恭送“三官大帝”。因舞蹈的表演內容與佛教相悖,此會從不參加寺院的祭祀活動。

大頭和尚戲柳翠是一個熱烈、歡快、幽默、風趣、有清晰故事情節的舞劇。表演時角色有扭、擺、追、拉等即興動作,十分夸張詼諧,演員各自的步法、舞姿依角色的特征而定:員外的動作老邁而緩慢;夫人的舞姿老態而強??;大和尚穩重;二和尚頑皮;小姐舞姿婀娜俊雅;丫鬟舞姿俏麗活潑。六個角色,各具情態。瑚璉店同樂圣會《大頭和尚戲柳翠》中的四折大頭戲,是鄢桐勛老先生在清光緒年間根據民間故事進行創作改編的民間舞蹈,是有情節、有內容、矛盾沖突集中尖銳的一出舞劇,不同于周邊任何一個“大頭會”的表演,保留價值極高。舞蹈以丑化和尚及大家閨秀為主題,幽默詼諧,具有很強的諷刺性,這是《大頭和尚戲柳翠》所獨具的風格。舞蹈動作詼諧有趣、豐富靈動、內涵深刻,集戲曲身段、民間秧歌及民間舞蹈之大成而獨具特色。整個舞蹈故事完整,主題鮮明,演員表演各具特色,絕對具有“原汁原味”的永清民間特色,給我們研究中國民間花會和民間舞蹈提供了很好的原始素材,被譽為研究河北民間舞蹈的活化石。

圖片3.png

圖片4.png

下一篇竹簧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