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摔跤67
發表時間:2023-05-24 15:42 歷史淵源 中國式摔跤是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稱為角力、角抵、爭跤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動。據《禮記·月令》記載,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駕車三者列為軍事訓練項目。到了漢代,摔跤還作為表演項目演出。晉代,多在元宵節舉行摔跤比賽。唐代多在春秋兩季舉行比賽,也作為宮廷娛樂的項目。五代時期,摔跤技術強調輕便敏捷,出現了中國第一部講摔跤的書—調露子的《角力記》。宋代民間有摔跤組織角抵社。辛亥革命后,摔跤運動在清朝宮廷中日趨衰落,只是在民間流傳,安次區中國式摔跤就是從清朝宮廷中流傳出的其中一支。 清朝滅亡后摔跤流入民間,官腿撲護張敬武先生也遭了冷落,后收金寶生為徒,金寶生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享譽跤壇的名將,急公好義,四十年代痛打日本鬼子,為了傳承跤技幾乎耗盡家財。王文永兒時就崇拜金先生,兩家距離一里多地,一次偶然機會金寶生到王文永家看到他在摔跤,從此開始指點王文永摔跤,1957年正式拜金寶生為師。也在這一年中國引進國際摔跤,為了區分國際和國內的不同將中國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摔跤定名為“中國式摔跤”。 之后王泉壹拜王文永先生為師,安次區碼頭鎮小鄭莊是王泉壹先生的故鄉,王泉壹不斷在安次區進行傳播“中國式摔跤”,經他引薦,王文永收王彥會為入室弟子。王鵬拜師王彥會,在父親王泉壹與師父王彥會的教導下,王鵬成為了“中國式摔跤”的高手,并且勵志要將自己這一脈“安次區中國式摔跤”發揚光大。 為了更好的推廣“安次區中國式摔跤”,2010年廊坊昊宇集團(董事長王泉壹先生)注資成立了河北省昊宇體育俱樂部,王鵬任總經理。2018年廊坊市體育局與河北省昊宇體育俱樂部聯合建隊成立:廊坊市中國式摔跤隊,王鵬任總教練。2018年12月在王鵬的推動下成立了“安次區中國式摔跤協會”,安次區副區長趙玉出席了成立大會,協會的成員都是大部分通過王鵬接觸并習練“安次區中國式摔跤”,為“安次區中國式摔跤”的普及開啟了新的篇章。 表演形式 中國式摔跤是一項在規定區域內身穿跤衣(俗稱褡褳)。兩個人身體緊密接觸、徒手較量的直接對抗性項目,講究一站一立,三點著地為輸,規則簡單清晰,裁判易判,觀眾愛看,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而“安次區中國式摔跤”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同其他流派相比“安次區中國式摔跤”更注重技巧性與實戰性,有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習練“安次區中國式摔跤”一般先從基本功開始練習,基本功包括:徒手功夫、器械功夫?;竟υ鷮嵅拍軐W好摔跤的技術動作:跤絆。跤絆包括:勾子、腦切、別子、入、揣、踢、撮窩、扒子、大得合勒、小得合勒、雜絆等?!鞍泊螀^中國式摔跤”內涵豐富,戰術多變,攻防技術簡單實用,易學易練,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身自衛。特別是它的基本功是在長期生活實踐和實戰過程中總結形成的,對于提高 摔跤技能和增強人的健康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訓練內容和方法。 “安次區中國式摔跤”是一項在規定區域內身穿跤衣(俗稱褡褳)。兩個人身體緊密接觸、徒手較量的直接對抗性項目,講究一站一立,三點著地為輸,注重技巧性與實戰性。習練“安次區中國式摔跤”一般先從基本功開始練習,基本功包括:徒手功夫、器械功夫?;竟υ鷮嵅拍軐W好摔跤的技術動作:跤絆。跤絆包括:勾子、腦切、別子、入、揣、踢、撮窩、扒子、大得合勒、小得合勒、雜絆等。攻防技術簡單實用,易學易練,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身自衛。 藝術成就與價值 “安次區中國式摔跤”攻防技術簡單實用,點到為止安全文明,易學易練,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身自衛。它的基本功是在長期生活實踐和實戰中總結形成,對于提高摔跤技能和增強人的健康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訓練內容和方法。“安次區中國式摔跤”是在幾千年的朝代替換、多民族融合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演變、交流整合而形成的蘊含著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國粹和魄寶。深含:“明禮修德”、“尚武崇德”、“剛柔相濟”、“修身養性”等傳統道德和文化理念和奮發進取、寬厚包容的民族精神。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大力弘揚民族文化,提倡文化自信。傳承發揚“安次區中國式摔跤”項目是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發展的需要,是弘揚民族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具體行動,所以既要傳承“安次區中國式摔跤”豐富、多彩、精湛的摔跤技術、功法,也要傳承承載著使“安次區中國摔跤”得以延綿不息、世代相傳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中國摔跤運動產生、發展、演變的輝煌歷史。 “安次區中國式摔跤”帶動了安次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僅去年舉辦的“2019迎春杯中國式摔跤冠軍賽”就為我市帶來了上百萬的經濟效益。多年來,中國式摔跤在安次區蓬勃發展,練習者逐漸增多,由原來的“只知跆拳道,不知中國式摔跤”,逐漸推廣普及,到現在習練人數已經達到了200余人,摔跤場地10余個。由于常年參加全國重大比賽項目,使得“安次區中國式摔跤”名揚海內外,“安次區中國式摔跤”不僅享譽全國,更是在全世界五大洲(不含南極洲、非洲)26個國家負有盛名。 下一篇丈方河登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