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佟莊玄黃石砭具制作技藝

8
發表時間:2023-05-24 15:27

歷史淵源

砭石制作及使用起源于舊石器時代,成大器于扁鵲神醫。明末清初,砭石制作工藝及其健康養生文化在廊坊市安次區一帶廣為傳播。1836年,從滄州移民到安次區調和頭鄉的高年伯,通過收集民間留存的石療法和砭石刮痧術,制成了砭板、砭砧等多種砭具,并為人們解決病痛。1836年至1988年,經過高氏家族五代人的傳承,先后制做出了砭棒、砭錐等多種砭具并付諸應用。1988年,孫殿國師承砭具制作與使用第五代傳人高學泰,將砭石制做及砭石養生項目集眾家所長,專心研究砭石文化、砭石制作及砭石應用。

制作工藝

《砭經》中對“砭之形”的描述是:“一日圓,似球非球,取象于天,其用在圓。二日平,似權非權,取象于地,用在平。三日直,似針非針,取象于人,其用在直。砭之形,不出三者?!表揪叩娜N基本形態,每一種砭具對應的使用手法也不盡相同,砭具上的每一部分也都有其特有的意義與使用手法,點、按、刮、推、拔。

工藝價值

安次區佟莊砭石制作第六代傳承人孫殿國在傳統砭石制作工具的基礎上,加之玉石雕刻技藝,在石料切割、雕琢工具、雕琢手法上,不斷改進和創新,使每一種砭具都具有更廣的實用性和適用性。


210A0115.jpg210A0040.jpg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