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共文化云
 

南關少林武術會

9
發表時間:2023-05-24 15:11

歷史淵源

安次區南關少林武術會始創于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當時為了據外患、保家園、強體質,由南關村一位名叫張健的人,將少林武術與民俗融合,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操練方式,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民間花會,至今已傳承了7代。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南關少林武術會曾作為民間愛國組織參加了著名的義和團廊坊大捷。2009年南關少林武術會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武術會表現形式

南關少林武術會傳承至今有徒手套9路、對練3路,個人單器械8路,器械對練13路,五人陣法4路,群打1路。武術器械有棍、槍、劍、拐、單雙刀、大刀、雙槍、雙鞭、鉤鐮、兩節棍等。目前保留的作品有梅花拳、大洪拳、小紅拳、迷宗拳、掃堂拳、掃堂鉤、十二路彈腿、大銅背、單刀、雙刀、關公大刀、六合槍、子龍槍、霸王鞭、小鐮槍、五虎斷門槍、猴棍、空手奪刀、空手奪槍、雙刀進槍、單棍對雙槍等。南關少林武術會文場表演剛勁有力,富于變化。武場表演人物特色鮮明,動人心弦。

南關少林武術會融合了中華傳統武術與民間花會的雙重文化內涵,極具武學、民俗學的價值。但由于近年來一部分老藝人年事已高,一些難度較大的功夫、技術絕活無人傳授困難,演出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制約南關少林武術會發展。


圖片4.png圖片1.png圖片2.png圖片3.png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